非標鋼管自今年和鋼鐵同行啟動去產能以來,一直走在去產能的前列,并且提前完成了去產能。其可見方法是正確的。
隨著一聲令下,終止了近30年的服役。至此,全省(江西省,下同)非標鋼管鐵行業化解過剩產能設備已全部拆除或封存,提前全面完成國家下達的去產能目標任務,每年可減少排放二氧化碳700萬噸、二氧化硫3200噸。省工信委有關負責人介紹,2016年至2020年間,我省退出粗非標鋼管產能的任務為433萬噸,退出生鐵產能的任務為50萬噸,共涉及7家企業。為促進非標鋼管鐵企業擺脫困境、健康發展,我省加快推進非標鋼管鐵行業去產能步伐,5年任務在今年1年內完成。
前期,經過萍鄉、贛州、宜春3個設區市及省直有關部門的共同努力,相關企業積極響應,全省已陸續拆除電爐及轉爐8座,累計退出粗非標鋼管產能433萬噸。 去產能并非設備一拆了事。萍安非標鋼管公司董事長夏建國說,盡管去產能帶來2000多名員工富余,但萍安非標鋼管堅守方大集團“不減一名員工,不減工人一分錢工資,不減工人一分錢福利待遇”的承諾,未將一名員工推向社會,通過承接外委勞務、開拓再生資源等新項目、組建廢非標鋼管回收小組等措施,主動承擔社會責任,實現員工分流;后續企業還將充分利用現有場地、人員等資源,轉型發展報廢汽車回收拆解等國家政策支持、節能環保、市場前景好的項目,實現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。
因此非標鋼管去產能有自己獨特的道路,提前完成去產能方法是值得可取的。但在去產能的同時還要保證質量和發展。